一、麻烦给我几个小学课题研究的题目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3、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辐射的实践与研究
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艺体特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
6、小学语文、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7、小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
8、在小学数学、科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9、特殊学生过错行为矫正研究
10、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1、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12、教辅资料有效利用研究
1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
14、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策略研究
15、课堂教学效应的研究
16、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对话
17、通过学生自写评语以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
18、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
19、从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0、不同类群学生的心理分析
2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错别字的研究
22、运用试卷分析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实效的探索研究
23、小学低段数学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的研究
24、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25、学生座位调换的研究
2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
27、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28、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
29、多给表现机会培养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30、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
31、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2、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33、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
34、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
35、学生“数学日记”操作策略研究
36、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37、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
38、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39、学生错题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的研究
40、流动书吧对学生发展作用的研究
41、提高小学生预习效率的途径的研究
42、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43、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
44、提高教师课堂评价有效性之研究
45、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
46、“课本剧”的编演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47、教师在课堂中即时评价的行为研究
48、教师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与实践
49、身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最好找几个适合自己的作参考。参考前同事或朋友要些资料,如学生的生活条件、教学体制、思想认识等,对学生的情绪、性格与情感要多接触,多感受。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研究的课题有哪些
研究的课题两大类
一类:围绕教学
主要是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等等
另一类:围绕学生
主要围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等
三、农村小学如何选择课题来研究
结合农村实际,结合当地实际找突破口,比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问题等等
四、小学数学教师要研究的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4. 3、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2: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对数学概念掌握、关注数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研究、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研究,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五、小学语文教研课题怎么做
以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教研课题为例,主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逐条阐述研究方法,如下所示:
一、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重视拼音教学。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要做到持之以恒,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培养学生自学汉语拼音。其次,要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另外,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二、要引导学生注意停顿。
停顿,不是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也不是高腔怪调地唱读,而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现在,有些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严重,妨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怎样克服点读、唱读现象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可用听录音,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第二,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开始时,可用点拍法(用击掌表示)。如:顿号停半拍(击半掌,一下一上为一拍),逗号停一拍,句号停一拍半,段与段之间停二拍。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克服点读、唱读的缺点。
三、要指导学生读出语调。 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操作方法如下:1、掌握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调。如问号句末语气上扬,句号句末语气下降,叹号表示内心感受,感情比较强烈。2、注意找准朗读的重音。如《书包里的秘密》一课,课题中的“秘密”一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是重音。又如《春晓》这首古诗,要引导学生用下面读法,读好重音、停顿和速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如《狼和小羊》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读出狼那种恶狠狠、蛮不讲理、凶残的语气。 四、品味词语 品味词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一些准确、传神、生动的词语,让学生主动品味其语言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涵。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品味,朗读句子的时候,对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下册《春天的手》中有这样几个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抚摸、掠过、拂过、拍着、拉着等,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帮助理解词义,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从而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感悟。 感受和技巧在朗读中都不能忽视,感受得越深,语言技巧就发挥得越充分;语言技巧运用好了,又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朗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